大豆(学名:Glycine max (Linn.) Merr.)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90厘米。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%~40%。 茎粗壮,直立,密被褐色长硬毛。叶通常具3小叶;托叶具脉纹,被黄色柔毛;叶柄长2-20厘米;小叶宽卵形,纸质;总状花序短的少花,长的多花;总花梗通常有5-8朵无柄、紧挤的花;苞片披针形,被糙伏毛;小苞片披针形,被伏贴的刚毛;花萼披针形,花紫色、淡紫色或白色,基部具瓣柄,翼瓣蓖状。荚果肥大,稍弯,下垂,黄绿色,密被褐黄色长毛;种子2-5颗,椭圆形、近球形,种皮光滑,有淡绿、黄、褐和黑色等多样。花期6-7月,果期7-9月。
原产于中国,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,同时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。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,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,古称菽,中国东北为主产区,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,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%~40%。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、榨取豆油、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。
主要价值——营养
大豆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,多吃大豆及豆制品,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。
大豆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,其蛋白质含量高于谷类和薯类食物2.5~8倍,除糖类较低外,其他营养成分,如脂肪、钙、磷、铁和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,都高于谷类和薯类食物,它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。
在古希腊神话中,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给了出远门的女儿普西芬尼一粒大豆,说能“消除邪恶,防治百病。”但不久,善良的普西芬尼却把这粒大豆留给人间传种繁衍,成为世界一大农作物。
豆制品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,科学家研究发现,多吃大豆蛋白对心血管病、肿瘤等慢性疾病有预防作用。
大豆含蛋白质40%左右,脂肪20%左右,而牛肉、鸡肉及鱼肉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%、21%和22%。大豆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,尤其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比较平衡,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高,分别占6.05%和1.22%。大豆的营养价值仅次于肉、奶和蛋,故有“植物肉”的美称。
大豆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。大豆中含有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胡萝卜素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烟酸等外,还含有大豆低聚糖、异黄酮、皂甙、核酸等对人类健康极为珍贵的保健因子。
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含有低分子可溶性糖类的总称,具有甜度低、热量低、耐酸、耐高温的特点。在生理上大豆低聚糖具有较强的活性,可促进人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,从根本上调理人体肠胃功能,抑制肠内有害菌群生长,防治便秘和腹泻。
大豆中含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,如大豆异黄酮、大豆卵磷脂、大豆多肽、大豆膳食纤维等。大豆异黄酮的类似雌激素作用有益于动脉健康,防止骨质丢失,妇女应更多摄入来自植物的大豆蛋白。大豆粉能使蛋白营养功效放大,能够增加膳食中优质植物蛋白的摄入量。
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,维生素E不仅能够破坏自由基的化学活性,抑制皮肤衰老,更能防止色素沉着于皮肤。